时间:2023-01-07 13:14:17 | 浏览:11
众所周知,古人对头发是相当重视的,所谓"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",意思是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父母给的,爱护身体就相当于孝敬父母。从周朝开始就有一种"髡刑",用剃去头发来惩罚犯人。要知道相比于在脸上刺字、割去鼻子等残酷刑罚,这种不伤害肉体的惩罚可谓是轻松之极。
对于古人而言,一头茂密的头发象征着健康和美观,甚至在清朝刚刚建立时就有很多人因为抗拒"剃发易服"失去生命。既然古人对头发那么重视,那么他们对秃顶是怎么看待的呢?元稹有首诗这样写"病瘴年深浑秃尽,那能胜置角头巾。暗梳蓬发羞临镜,私戴莲花耻见人。"这位大诗人秃得连白角巾都戴不上了,梳头发时镜子都不敢照,可见秃顶对古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。
常人尚且如此,那么身为九五至尊的天子如果秃顶,那就是国家脸面的问题了。而在历代皇帝中,偏偏就有一位秃了顶,那就是篡汉的王莽。
王莽在掌权以前在堪称谦谦君子,作风上清廉俭朴,常常接济穷人,为官又礼贤下士,把工资都用来招待名士了,自己反而穷得叮当响。更让他声名远扬的是,有次他二儿子王获杀了家奴,他竟然大义灭亲逼儿子自杀了。既谦和有礼又爱民如子,可谓做足了姿态,这使得他在无论是在上层朝野还是在民间都广受爱戴。
逼死王获这件事,让当时失势而被迫卸任隐居的王莽得以复出,从利益上看,很难不惹人怀疑这是王莽的一次作秀。毕竟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样一位仁孝忠信的贤臣后来会谋篡皇位,简直就是两千年前的"奥斯卡影帝"。
王莽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,他绞尽脑汁用一系列手段让全天下认为他称帝乃顺应天意。可能是常年玩弄心计,用脑过多,王莽早早熬秃了自己的头顶。好在汉朝人都习惯戴头巾,被称为"帻"。他可以戴帻来遮掩地中海,维持皇帝的威仪。
帻原本是卑贱之人才戴的东西,所谓二十而冠,上流人士戴的是冠。到了汉元帝时,他因为前额头发过多而困扰,不得不在冠内衬帻 ,来遮住过于茂密的额发。"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",这一举动引得群臣纷纷效仿,在冠下裹帻的行为开始在士族中流行,也方便了后来的王莽。
有句话叫:"王莽秃,帻施屋"。帻上加屋的做法还是王莽发明的。当时戴的帻是在头上包圆,顶部还是空的,王莽想了个办法,帻顶施巾,使其不再空顶。可是这位老兄的秃顶实在太严重了,如果用软质的巾,虽然头顶遮住了,但也只会贴在头皮上,秃顶还是很明显。因此王莽就将其改良,将巾的织物加上硬质内衬,使其能固定成各种形状,帻的顶部就可以高高隆起,掩盖下面的空心。
隆起的巾像个屋子一样,因此这块巾就被称为"屋"。这样的帻侧面看起来形似"介"字,又被称为"介帻"。《晋书·舆服志》记载:"帻者,古贱人不冠者之服也。汉元帝额有壮发,始引帻服之。王莽顶秃,又加其屋也。"就像那位汉元帝一样,君主上行而臣子下效,朝堂上又风靡起了介帻。介帻主要是由文官戴,配进贤冠;武官戴的是另一种顶部低平的帻,叫"平上帻",配武弁大冠。
不得不说,虽然天子本意是为了遮掩相貌上的各种缺陷,但总能意外带起各种潮流。无独有偶,秃顶并非仅仅发生在东方皇帝身上,西方国王路易十三就是这么一位秃顶病友。这位的解决方法却不一样,他选择了戴上假发装作自己头发仍在的样子,而且随着时间换成更长的头发,一度还长到臀部以下。
和有东方异曲同工之妙的是,路易十三同样引领了假发潮流,一时间宫廷贵族们也纷纷戴起假发,甚至影响了邻居英国。英国的查理二世对法国的时尚范儿羡慕不已,在其国内也开始推广假发。时至今日,他们的法官和王室成员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性,保留了佩戴假发的传统。这种潮流已经带上了政治色彩,尚存在英国的上层贵族之间。虽然在我们眼中这种假发可能有一丝滑稽搞笑,但在他们看来这是庄严地位的象征。
秃顶本质上是基因问题或者雄激素分泌的结果,本不应该受到嘲笑,但古今中外仍有不少人对其耿耿于怀。就连天性乐观的苏轼也无法对其一笑置之:"晚凉沐浴罢,衰发稀可数"。另一位诗人陆游还异想天开地预言了植发技术:"壮心已与年俱逝,脱发应无术可栽"。明朝的龚诩还嘲笑了自己的秃头阿奴:"争似吾家阿奴秃,落落数竿删后竹,一生不费膏沐资,日出酣红睡方熟",秃头已经够惨了,还要调侃其不用费洗头膏。
看来上至天子士官,下至百姓奴婢,对秃顶这件事都困扰不已,甚至还发明了不少遮盖头顶的方法。但如果实在解决不了,不如付诸一笑,正如陶渊明所说:"应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。"既然反抗不了命运,不如享受生活。
今年的进博会上,人头马君度旗下路易十三携新作——路易十三珍粹装(LOUIS XIII THE DROP)首度亮相。作为高端酒类的一个代表,路易十三的经典装都是700ml的,而这次推出的小瓶装新品路易十三珍粹装,仅有10ml。有了这个新品,现
从一颗橡树的种子,到一滴路易十三佳酿,需要历经几个世纪的时光上海2019年11月22日 /美通社/ -- 时间,是成就路易十三传奇的珍贵原料。如今,路易十三首席酿酒大师巴蒂斯特·卢瓦索(Baptiste Loiseau) 首次再造路易十三专
1. 路易十四:爱美食在路易十四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中,他深受痛风困扰,甚至无法走路彻夜难眠。同时,他还患有肾绞痛、疟疾和严重的糖尿病。然而,路易十四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吃货!他经常消化不良并伴有偏头痛。根据其属下描述,“我经常看到国王喝光四
路易十叁集团(00577)宣布,公司之英文名称已由「Louis XIII Holdings Limited」更改为「The 13 Holdings Limited」,而中文名称「十叁集团有限公司」已登记为公司之第二名称,以代替公司采纳而仅作
“路易十三”与十三位艺术家肖关鸿(公众号:书知道XGH)“路易十三”的出书计划大概是中国出版史上最奢侈的出版计划之一,至少在我的出版生涯中是这样。品牌大使来见我时说,他准备投入100万,(20年前的100万大概相当时下的1000万吧)只印3
人头马之名来自logo人头马是法国最古老的干邑品牌之一,最具代表性的酒款当属路易十三。1724 年,人头马由雷米•马丁(Remy Martin)正式创建,距今历史近 300 年。人头马的外文名 Remy Martin 取自创始人之名,而中文
随着中秋节临近,酒水销售也进入“冲刺”阶段。有经销商向WBO烈酒商业观察透露,今年高端干邑中风向标——人头马路易十三销量远不及往年,很多经销商出货都下滑一半以上。1“6000元以上干邑销量只有个位数”据广州市俊涛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俊
“十三,路易的,吐,我舍不得。”这是当年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喜剧片《没完没了》中傅彪抱着那瓶如琥珀般的液体喃喃自语的那句台词。提到干邑,你首先会想起路易十三,当然也不能错过路易十三的东家人头马(Remy Martin)。人头马是烟酒行、夜场、
不管在故土法国如何,干邑在中华大地的魅力,不仅在曼妙的滋味,也有一份浪漫才情、一份兄弟义气。很多人都记得倪匡在挚友古龙过世后,独自掏钱为他买下的48瓶干邑XO,更不用提黄霑那句风靡精英、传诵市井的广告语“人头马一开,好事自然来”。一句话不仅
世界殿堂级干邑品牌路易十三来到伯灵顿拱廊商场进行“ L’ODYSSÉE D’UN ROI王者之传奇征程”的展示。集万千荣宠为一身的干邑品牌路易十三人头马 x 爱马仕 x PUIFORCAT x SAINT-LOUIS打造至完美奢华的“L"
囊括一切酒类知识,走进微醺酒类世界!微信公众号:酒百科(baikejiu)说起路易十三(Louis XIII),懂点历史的都会想起法国皇帝路易十三世,而喝烈酒的人则更多的会想到人头马(Remy Martin)!然而,前者是人,后者是酒,这两
说起路易十三(Louis XIII),懂点历史的都会想起法国皇帝路易十三世,而喝烈酒的人则更多的会想到人头马(Remy Martin)!然而,前者是人,后者是酒,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?人头马和路易十三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?1人头马之名源自人头马
说起路易十三(Louis XIII),懂点历史的都会想起法国皇帝路易十三世,而喝烈酒的人则更多的会想到人头马(Remy Martin)!然而,前者是人,后者是酒,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?人头马和路易十三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?1人头马之名源自人头马
以「干邑保护神」法国国王Louis XIII为名的珍贵干邑「路易十三」,是所有干邑中历史最悠久、最富传奇色彩的品牌,从1874年诞生至今近150年的历史里,多达1200种生命之水调合出的顶级干邑,展现凝聚时间的芬芳甘醇。品味路易十三不仅是一
PART0116-17世纪,西欧各国宗教矛盾十分尖锐,新教与旧教的信徒们,水火不容,打得你死我活,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赢得了宗教战争,开辟了波旁王朝。他一纸《南特赦令》,结束了大范围的宗教战争,但是民间的两派信徒仍矛盾重重。1610年5月13